你知道撑大宰相肚子的是什么吗?|不是委屈,当然也不是怀孕
文|熙熙天下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是江苏有位正营职军转干部被七八家省厅单位抢着要。
看完之后,我想大多数转业干部的心里都会冒出三个字:然并卵!
被七八家单位抢着要,有什么稀奇吗?
一点都不。
我身边有位团职军转干部,被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社团等十几家单位抢着要。有些厅级领导还专门调阅他的档案,和他足足聊了一下午。
被七八家单位抢着要,就能进理想的单位吗?
不一定。
那位团职转业干部曾被省委最需要笔杆子的部门视为至宝,鉴定后,认定是最完美的人选。然后呢?答复说:经会议研究,由于您的年龄太大了,来了后不好安排,还是请您另选单位高求吧。接着,省人大的一个单位又两次召见了他,说是看了您的简历,实在是太符合我们这儿的用人要求了,我们一致决定就是要您这样的转业干部。然后呢?答复说:根据分配的计划,我们这儿只能进带行政编的团职干部,您如果上了行政编的线,马上就来,如果上不了线,那对不起,我们也没办法。
被七八家单位抢着要,就能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吗?
不一定。
还是那位团职转业干部,他基本上跑遍了省厅单位,所见大多是八零后的处长,八五后的副处长。而他呢?已经是四十多岁了,就算能进去,最多是个主任科员,想要干到副处,哪还需要何等的造化才行。曾经心怀“是金子总会发光”梦想的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你觉得,这位从野战部队转业回来的,在部队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团职干部会委屈,他会愤闷,他会迷茫,他会痛苦吗?
你答错了,他没有。
有一天晚上,他和我讲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曼德拉
是的,就是那个南非最伟大的黑人总统曼德拉。
曼德拉,9岁丧父,少小离家,26岁投身政坛,献尽青春,44岁判罪入狱,漫长的牢狱生涯几乎成为了他一生的回忆。
4.5㎡的关押室,没有光线、没有交谈、没有讯息,每天的关押时间长达23个小时,一天中只有1个小时的活动时间。
而那些白人看守丝毫没有因为曼德拉的年事已高就放过对他的毒打折磨,他们像对待年轻犯人一样对待年迈的曼德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非人的虐待让曼德拉不得不放弃一些权利,以换取与人交流的自由。
你若不屈服,这世界又能把你怎样。
就是凭着这样一种信仰,让72岁的曼德拉终于等来了重获自由的那一天。
72岁啊,刚出狱啊!
在世人的眼里,恐怕只能风烛残年、穷困潦倒了吧。
还是那句话,你若不屈服,这世界又能把你怎样。
1991年,曼德拉当选总统。
这应该是非常励志了吧。
更为励志的是,在就职典礼上,他竟然做出了一件令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举动。
他邀请了当年在罗本岛监狱看守他27年的3名前狱方人员,来到他的总统就职典礼上,恭敬地向他们致敬!
他说,正是那些囚困牢狱的岁月让他学会了控制情绪,学会了接受并理解那些苦难带来的痛楚。
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讲完这段故事,那位团职转业干部告诉我: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委屈最大,也不会比曼德拉经受过的大吧?虽然,我们学不了曼德拉的伟大,但我们可以学一学他对待委屈的胸怀、气度和智慧。
第二个故事:苏东坡
没错,就是那位最天才、最浪漫、最豁达的北宋诗人苏东坡。
说起牢狱之灾,历史上恐怕找不到比苏东坡更惨的境遇了!
据记载,苏轼当年因为“乌台诗案”,被关押在御史台的监狱里。
那是一所什么样的监狱,你恐怕想象不到。
那间牢房,是一口宽零点几平米,深度却达百尺的深井,正常的人呆在里面,身体只能缱绻而卧,视野向上仅一扇井盖大小的天窗。
这样非人的折磨,对苏东坡长达130天。
经过这样非人的折磨,面对一次次流放的命运,这位曾经被视为大宋第一天才,政坛最耀眼明星的苏东坡会怎么样呢?
是发疯,是怨恨,还是沉沦。
一切都没有。他依然有“大江东去”的豪情,依然有“竹杖茫鞋轻胜马”的兴致。每一处流放地,都是他的“心安处”,每一次流放的经历,都成就了他流传千古的诗篇,智慧豁达的故事。
在黄州,他用文火慢熬后半生,熬出了香飘四海的“东坡肉”,吃完“东坡肉”,喝完黄州酒后,他轻松地写道: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直到暮年,他遇赦北归,在经过金山寺的时候,他看到了寺庙里有一幅李公麟所画的他自己当年的画像,他在百感交集之下,挥笔写出了自己对流放生涯的总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讲完这个故事,那位团职转业干部对我说:这世上的人,要说有才华,有几个比得过苏东坡,这世上的人,要说命运坎坷,有几个比得过苏东坡,这世上的人,要说活得洒脱的,成就了千秋万代英名的,又有几个比得过苏东坡?我们没有苏东坡的才华,也更不可能达到他的境界,但我们总可以学一学,他的乐观和豁达吧!
第三个故事 禅是一枝花
从前有座庙,庙里因藏有一串佛祖戴过的念珠而闻名天下。
但是,念珠只有庙里的老主持和7个弟子知道,老主持想把衣钵传给他们中最有悟性的弟子,以光大佛法。
可谁知,那串念珠突然不见了。
老主持问7个弟子:“你们谁拿了念珠,只要放回原处,我不追究,佛祖也不怪罪。”
弟子们纷纷摇头,七天过去了,念珠依然不知去向。
老主持又说:“只要承认,念珠就归谁。”
又过去了七天,还是没人承认。
老主持很失望的说:“你们明天就下山吧,拿了念珠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
第二天早晨,6个弟子收拾好东西准备下山,只有1个弟子没走。
老主持问留下的弟子:“念珠呢?”
弟子说:“我没拿。”
老主持又问:“那为何背个偷窃之名?”
弟子说:“这些天,大家伙之间相互猜疑、相互怀疑,要是有人能站出来,其他人也就解脱了。即使念珠不见了,可佛还在呀。”
老主持笑了,从怀里取出那串念珠戴在这名弟子手上,说:“能想自己,更能想别人,这就是佛法啊。”
讲完这个故事后,那位团职转业干部告诉我:世人都认为把委屈说出来,那就不是委屈了;不把委屈说出来,那就只能委屈自己了。其实啊,委屈不委屈的,完全在于自己的内心,你若觉得委屈,那么只会让委屈时时揪紧你的心灵,这样你就再也不能吸收到更多的、更美好的东西了。
听完这三个故事和这位团职转业干部的一番心里话,我突然间明白了,原来撑大宰相肚子的并不是所谓的委屈,而是“宰相们”心中那博大的情怀啊!